方寸间的王者,智慧的桂冠(2)

一代宗师:米哈伊尔·鲍特维尼克(Mikhail.Botvinnik 1911-1995)

伟大的鲍特维尼克出生在列宁格勒附近的一个村镇(现名列宾)。同其他超级棋手不同,他十二岁时才开始学习国际象棋。这种延误使他不得不加倍努力。

1925年,被誉为天才的世界冠军卡帕布兰卡赴苏参赛,途中于列宁格勒玩车轮战,第32回合鲍特维尼克便让这位伟人笑签城下之盟,同时卡帕布兰卡还预言:此子必是明日之星,未来的世界冠军云云。

1935年,在第二届莫斯科国际联赛中,鲍特维尼克和捷克冠军富洛尔并列第一,成绩超过了拉斯克、卡帕布兰卡两位前世界冠军。作为深刻理解开局奥秘的典型,从此鲍特维尼克成了一名蜚声世界棋坛的国际特级大师。

在1938年阿姆斯特丹国际联赛之后,当时的世界冠军阿廖欣曾说:“在我下的十四个对局中,我只感到一个对局对方超过了我,这就是第七轮同鲍特维尼克的对局。” 阿廖欣还认为鲍特维尼克战胜卡帕布兰卡的对局是这次比赛的最佳对局。

1946年,世界冠军阿廖欣突然辞世,国际棋联决定在1948年组织一场由当时世界上最优秀棋手参加的世界冠军赛,鲍特维尼克脱颖而出,成为苏联首位世界冠军,也是第六位国际象棋世界冠军。

鲍特维尼克棋风严谨坚韧,有着深厚的研究能力和应对特定对手特点的能力,并借此建立了严格的国际象棋职业化标准。

在1941年至1948年的八年中,鲍特维尼克曾赢得了全部八次高级比赛,鲍特维尼克在最后三轮之前,就已取得了世界冠军资格。此后,他参加了七次对手均系苏联人的世界冠军对抗赛,其中,1951年和1954年他分别战平伯龙斯坦和斯梅斯洛夫,卫冕成功;1957年和1960年他分别负于斯梅斯洛夫和塔尔而失去桂冠,但他均于次年夺回。其中,1961年对塔尔的回敬赛,鲍特维尼克已年届五十岁,竟然战胜风华正茂、年方二十五的对手,令人惊奇,被誉为“苏联国际象棋宗师”和“回敬赛之王”。

一位世界冠军大大地超过同时代所有的特级大师,这在国际象棋历史上是罕见的。鲍特维尼克作为取得世界冠军王座的第一位苏联公民,意味着是“苏联国际象棋王朝”的始祖。他于1948年创建了这个“王朝”,在1963年的世界冠军对抗赛中,鲍特维尼克输给了彼得罗辛,失去了保持十五年的世界棋王的王位,鲍特维尼克王朝自此谢幕。

作为前苏联国际象棋学派最杰出的代表,他被誉为“科学训练之父”。作为电子技术领域和体育理论学的双博士,他被许多国家的棋协授予签发发明专利权的资格。他不仅是棋艺和科研结合的卓越典范,而且在培养人才上也属功勋宗师,世界棋坛两位世界冠军卡尔波夫和卡斯帕罗夫均出自他的门下。

鲍特维尼克留下了不少宝贵的国际象棋遗产,其中,《我的棋艺生涯》、《半个世纪的棋》等力作都是国际象棋理论宝库中的珍品。

当两翼都存在威胁时,任何最微小的注意力分散都可能是致命的;在需要坚强意志和高度注意力的局势中,鲍特维尼克游刃有余。

——马克斯·尤伟

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能够分清主次!

——米哈伊尔·鲍特维尼克

音乐圣手:瓦西里·斯梅斯洛夫(Vasily Smyslov,1921—2010)

瓦西里·斯梅斯洛夫1921年3月24日出生于莫斯科,他的父亲曾经在某次比赛中赢过亚历山大·阿廖欣,他童年时代就和父亲学棋,后进入区少年宫国际象棋俱乐部学习,很快就脱颖而出。1941年苏联冠军赛上,他成绩优异,年仅20岁就获得特级大师称号,前所未有。

1948年的五强赛,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冠军赛。在这次比赛中,斯梅斯洛夫第一次向世界棋坛的顶峰冲刺。结果,世界冠军被鲍特维尼克所得,斯梅斯洛夫紧随其后,被称为“世界第二棋手”。

1954年再次冲击,和鲍特维尼克打成平手(12:12),按规则卫冕冠军保住了王冠。顺便说明,国际棋联冠军对抗赛赛制多次更改,但大多采用24盘制,胜得1分,和得0.5,挑战者必须得分超过12.5分才能把老冠军赶下台。很多卓越的棋手栽在这个规定下,比如苏联著名棋手布龙施泰因1951年就差这半分与冠军无缘,抱恨终天,因为候选人赛相当残酷,重回挑战赛极少有人能做到。不过斯梅斯洛夫顽强地等到了1957年,这一年他力克鲍特维尼克,下了22盘就得了12.5分(胜6负3和13),成为第七位国际象棋世界冠军。

1958年在回敬赛上,斯梅斯洛夫败于鲍特维尼克,失去了桂冠。有人说是他对音乐的热爱害了他。是的,即使在他成为世界冠军时,音乐的诱惑仍使他对其犹豫不止,他始终梦想成为一名歌唱家。

人们似乎找不到比他更正统的讲究局面的棋手,大家都知道他的平静、高雅几乎超脱的风格,和纯朴、纯净而又明朗的战略。尽管斯梅斯洛夫的棋风是典型俄罗斯式的,但与鲍特维尼克有很大区别。虽然他的棋风表现为平稳平和,但为达到目标所使用的手段常常是棉里藏针。他少直露而多诡谲。在表面上的神经和情绪相对平和下,他能数小时地进行着局面子力调运而耐心有余。当机会一旦来临,他就毫不犹豫地如饿虎般地扑向对手。

斯梅斯洛夫是一位开中残局全面发展的局面型巨擎。他既是一位开局专家(不少开局中以“斯梅斯洛夫变着”、“斯梅斯洛夫防御”的命名),他又是一名中局子力调运的高手和残局圣手。他的高超的残局功夫几乎是苏联乃至世界国际象棋界公认第一的。

他似乎是想证明一条几何定律。

——大卫·伯龙斯坦

构思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并不意味着下棋可以没有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走棋绝不能墨守陈规。在我看来,国际象棋是艺术高于竞技,如果没有想象力,没有创造思维,也就不会有真正的艺术。

——瓦西里·斯梅斯洛夫

闪电杀手:米哈伊尔·塔尔(Mikhail Tal,1936-1992)

塔尔于1936年出生在前苏联拉脱维亚的里加(现拉脱维亚首都)。他父亲是个物理学家,塔尔自幼禀赋卓越,他3岁起开始识字,上小学直接从三年级读起——尽管当时他自己的愿望是直升四年级。他十多岁的时才开始真正认真学棋,并很快迷上了象棋。

他一直身体不好,长期患病,但他依然执着于下棋,且认为下棋优先于治疗。他可以一直讲棋直到被迫戴上面罩,而在康复期间,他几次因为偷偷溜出医院跑到当地象棋俱乐部而被逮回来。

1960年他击败了米哈伊尔·鲍特维尼克,24岁就成为第八位世界冠军和特级大师,这在当时是个纪录。

塔尔是棋盘上的进攻天才,一个真正具有创造力的天才。他的进攻往往看起来很疯狂但是很快棋局能证明他的直觉是对的。他大胆的棋风已经成为一个传奇,至今仍代表浪漫优美而充满冒险性的攻势国际象棋。

塔尔于1961年回敬赛负于鲍特维尼克,失去世界冠军称号,但他的威胁数十年不减,他一直受到严重肾病的困扰,而且烟酒无度。

塔尔于1992年去世,但他留给我们的战术思想却光芒永存。

如果塔尔能学会适当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他将不可战胜。

——米哈伊尔·鲍特维尼克

“请问,如果让1960年的你对战现在的冠军(1972)菲舍尔,何者胜?”

即使现在,我也要把他打得灵魂出窍!

——米哈伊尔·塔尔

钢铁战士:蒂格兰·彼得罗辛(tigran petrosian,1925-1984)

意志坚定的亚美尼亚人彼得罗辛出生于1925年的高加索,他接触象棋较晚,正式学习时已13岁。他第一位导师把尼姆佐维奇的著作介绍给他,彼得罗辛很早就接受了那种建立在战略防御基础之上的棋风。

晚熟的彼得罗辛并不同于那些才华横溢的特级大师,既有以出色成绩于1946年取得苏联青年锦标赛冠军的时候,又有在49和50年只取得全苏冠军赛16和12的时候。只有到了1951年他才进入了最顶尖的圈子,50年代中期彼得罗辛方才列入世界前6名顶级棋手之一。

1963年彼得罗辛从世界冠军候选人中脱颖而出,以5胜2负15和的战绩战胜鲍特维尼克,成为第9位世界冠军,甚至第14局之后比分已经注定。后来鲍特维尼克说到:“跟他对弈真感困难。缘由是他对局面弈法有某种特别的理解,他比通常看得更深。而我,一个通行风格的棋手,并不完全能理解他的策略和判断的深度,虽然我对所有局面判断得也不错。”

与塔尔华丽的进攻艺术相左,彼得罗辛发展了一种棋弈风格,一种建立在预防或料敌先机基础上的风格。他的目标就是要把危险捏碎在萌芽状态,以铜墙铁壁的防御迫使对方议和甚至签订城下之盟,在后来对鲍比·菲舍尔的弈战中,类似的战术也发挥得淋漓尽致,虽然他和棋较多,棋路并不好看,但这种经典矛与盾的较量成为国际象棋史上不可多得的宝贵素材。

1966年彼得罗辛遭遇著名的挑战者鲍里斯·斯帕斯基,后者是以大热姿态进入对抗赛的,彼得罗辛顽强地扛住了对手高贵而正统的套路,以总比分4胜3负17和卫冕成功。

二者于1969年再次相遇时,斯帕斯基在热身对抗中以6胜4负13和证明自己状态良好。但双方到第16盘两者还是平手。第20盘彼得罗辛赢下了那局面性碾碎式的一盘而把比分追近到1分时,他似乎有可能靠下和这而挽救他的头衔。但事与愿违,他无法牵制斯帕斯基的多方进攻,最终斯帕斯基胜了第21盘,以总比分6胜4负13和成为新的世界冠军。

在防守艺术上,彼得罗辛做出了出色的贡献,在国际象棋历史上,防守型大师、对危险有高度敏感性的棋手相当稀少,毫无疑问的是,彼得罗辛是他们中的第一位,这种防守其本身就是艺术。

彼得罗辛可以在威胁出现之前20步就发现并消除它!当局面占优时,他始终能找到强化优势的子力调动手段,这种能力令我震惊。

——鲍比·菲舍尔

有人认为我下棋时过于谨慎,但在我看来问题全然不同。我尽力避免偶然性。那些依赖偶然性的人应该去玩纸牌或者轮盘赌,国际象棋不适合他们。

——蒂格兰·彼得罗辛

全能冠军:鲍里斯·斯帕斯基(Boris Spassky,1937-)

1937年出生的俄罗斯人斯帕斯基无疑是人们眼中的又一个“天才”。不足7岁就显示出了极为出色的国际象棋天赋。11岁时成为一级棋手,13岁成为候补大师,16岁成为国际大师。1955年,18岁的斯帕斯基获得了世界国际象棋青年锦标赛冠军,然后参加区际赛,进入候选人赛,在共八人的候选人赛中,他获得了并列三至七名。19岁成为特级大师,是当时世界上最年轻的大师。

但少年得志的斯帕斯基却接连受到打击,1958年的区际赛,第25届全苏冠军赛,最后一局他在只要下和塔尔就可出线的情况下,偏要取胜,结果输了,眼看着比自己大1岁的塔尔出线,又获得挑战权,成为世界冠军。这一败,让斯帕斯基又等了10年才取得世界冠军。1961年区际赛,斯帕斯基又没有出线。

1964年,阔别世界冠军赛9年之久的斯帕斯基终于又杀出重围。在阿姆斯特丹的区际赛中,他取得了并列第一到四名的成绩,在候选人赛中,他连续击败了诸多强手,决赛的对手正是1960年的世界冠军塔尔,比赛中斯帕斯基发挥得相当出色,而塔尔在比赛进行到一半时住进了医院。最后可怜的塔尔一盘都未能取胜,非负即和,以4比7的比分惨败。斯帕斯基终于走到了世界冠军彼得罗辛的面前,在被大多数人看好的前提下,输给了彼得罗辛。

1969年,彼得罗辛没有能想到,斯帕斯基会再次获得挑战权,因为在世界冠军赛中,卫冕远比获得挑战权容易得多。但坚强的斯帕斯基做到了。1968年的候选人赛,他同第一个对手盖列尔大斗王兵开局,并战而胜之,接着又击败拉尔辛,在候选人决赛中大战科尔奇诺伊,让科尔奇诺伊遭受了惨痛的失败。科尔奇诺伊说:“我唯一感到欣慰的是和斯帕斯基的对局,我在开局时占有优势!但斯帕斯基的中局实在太强大了。”斯帕斯基第二次挑战彼得罗辛,这次他没有让历史重演,发挥出色终于成为了第10位世界冠军。

悲剧的是,他一生中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却是1972年冰岛的雷克雅未克之战,斯帕斯基在先胜3局(两局对手弃权)的情况下接连失误,负于小他6岁的美国人鲍比·菲舍尔,而当时美苏正在冷战。

斯帕斯基于1976年移居法国,并娶了一位法国女人。

是作为一个真正的全能型选手,斯帕斯基既能发动精妙的进攻又能冷静地运子,其中局水准在当时无敌于天下。

斯帕斯基拥有令人羡慕的健康,他是一个优秀的心理学家,而且能细致入微地评估局势、自己的长处及对手的长处。

——米哈伊尔·鲍特维尼克

最关键的就是施加压力,但施加压力,要一步一步来。

——鲍里斯·斯帕斯基

惊世怪才:鲍比·菲舍尔(Bobby Fischer,1943-2008)

1972年尼克松访苏,打破了双方冷战的僵局,但其间尼克松却送予苏共总书记勃烈日涅夫一副国际象棋。

1943年,怪才菲舍尔出生于美国芝加哥,6岁时随母亲、姐姐一同搬到纽约布鲁克林,7岁时进入布鲁克林象棋俱乐部学棋,13岁时,母亲请名师约翰·科林指导他下棋。菲舍尔学棋很用功,但在学校却是问题生,曾被开除。

1957年,14岁的菲舍尔赢得了第一顶桂冠——全美少年象棋冠军。1958年,他赢得全美象棋冠军,取得了参加冠军赛的小组赛资格,成了当时象棋史上最年轻的特级大师。(这一纪录直到1991年才被打破。)

1959年,冠军争夺战在南斯拉夫举行,这次比赛对16岁的菲舍尔来说只是见见世面。他第一次见识到苏联棋手们的阵容,感受到苏联棋手们一致对外的态势。这次比赛,他中途就被淘汰了。

1963年的全美冠军赛上,他以11战全胜的战绩夺魁,在世界冠军候选人赛上,他曾连续两次以6比0完胜对手。

1972年冰岛世纪之战,菲舍尔以12.5比8.5的比分战胜鲍里斯斯帕斯基荣登宝座,成为史上第11位世界冠军。偶像般的菲舍尔几乎没有借助任何外力,就摧枯拉朽般夺走了苏联人自1948年以来一直保有的国际象棋王冠。

世纪之战简直是一出大戏,挑剔的菲舍尔质疑奖金太少,伦敦的银行家立即捐赠12.5万美金,场地选择上,斯帕斯基选择冰岛,菲舍尔则喜欢南斯拉夫,菲舍尔退赛,后经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劝说才重返赛场,同时还抗议赛场灯光及喧哗等诸多杂事,菲舍尔两次拒绝比赛,0比2落后,比赛几乎到了终止的边缘,经过艰辛谈判,菲舍尔同意到封闭的乒乓球室进行比赛,并以绝对优势战胜了世界冠军斯帕斯基。

菲舍尔单枪匹马打败了国际象棋史上称王称霸的苏联人,因此他成了美国人眼里的民族英雄。美国人不计较他那些令人反感的古怪念头和行为方式,把他捧为红极一时的天才偶像。他成了杂志封面人物,频频在电视上露脸。美国象棋联合会注册成员猛增三倍,这种现象被称作“菲舍尔轰动效应”。和菲舍尔名子沾边的电影《王者之路》应运而生;一时间关于他的各类文章、作品、小说纷纷出笼。

然而成为世界冠军后的菲舍尔更加让人捉摸不透,他拒绝了所有比赛邀请,向国际棋联提出了63点要求,并称“如不满足这些要求,就永远不打棋王卫冕战”。拒绝了挑战者阿纳托里·卡尔波夫的冠军之战,被国际棋联剥夺其世界冠军称号。

1992年,菲舍尔成了通揖犯,原因是他违反联合国和美国对南斯拉夫制裁的禁令 ,只身前往南斯拉夫,和他的老对手鲍里斯·斯帕斯基又下了一场冠军回访赛。

这场比赛筹款500万美元,其中330万是奖金。此时他已经罢赛20年了,他还能赢得比赛吗?比赛结果是菲舍尔10胜5负15平,他的胜出再一次让世界棋坛瞠目结舌。自1992年冠军回访赛至去年,12年间,美国政府和菲舍尔上演着猫捉老鼠的游戏。美国警方根据总统乔治·布什签发的12810号令,满世界通缉捉拿一个棋手,名为严正法纪,实为追讨所得税,外带要修理修理这个敢四处谩骂美国政府的人。

2004年7月,菲舍尔在日本成田机场被拘捕,罪名是他企图使用无效护照乘座飞机前往马尼拉。他的护照是美国驻瑞士使馆颁发的,有效期到2003年。他所面临的是引渡回国,10年监禁以及25万美元的罚款。日本国际象棋协会的女会长决定“美女救英雄”,宣布要嫁给菲舍尔,以便为他申请留居日本的签证。可惜日本司法大臣迫于美国的压力不予通融,拒绝了他的申请,敦促他早日离境。

2005年1月,菲舍尔给冰岛政府写了一封信,申请冰岛国国籍。出于对这个旷世奇才身陷囹圄的同情,冰岛政府批准了他的请求。

菲舍尔的棋艺近乎完美,但性情极为怪僻,行为令人费解。少年时的菲舍尔憎恨学校,说“在学校什么都学不到,老师都是笨蛋”,中学没毕业就辍学。迷恋下棋的菲舍尔对其他生活常识几乎一无所知,他从不轻易提出、更不接受与对手和棋。在他眼中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下棋的和不下棋的。

伟大的菲舍尔就像现代的摩菲,他超越了所有同时代的对手,为国际象棋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成功及英雄般的魅力影响了一整代棋手,他的才华横溢与张扬的个性将为我们永远铭记。

菲舍尔的天性总给我一种特别的印象,无论在棋盘上还是生活中,他毫不妥协。

——鲍里斯·斯帕斯基

我想做的,永远都是下棋。

——鲍比·菲舍尔

巨蟒缠身:阿纳托里·卡尔波夫(Karpov Anatoly Yevgenyevich,1951-)

1951年生于前苏联兹拉托乌斯特的卡尔波夫,后迁居列宁格勒。他4岁学下棋,9岁成为一级棋手,15岁获大师称号。18岁在世界国际象棋赛中成为少年冠军。19岁获国际特级大师称号(没有最天才,只有更天才啊~)。

1975年由于前任冠军菲舍尔拒绝卫冕,24岁的卡尔波夫登上皇位,成为第12位世界冠军。

1975年至1985年的10年间,他保持着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荣衔。1978年和1981年他又两度卫冕世界冠军,挑战者均是科尔奇诺依。

1984年9月9日,国际象棋一代棋王阿纳托里·卡尔波夫和加里·卡斯帕罗夫在莫斯科开始了他们之间的第一次棋王争夺赛。当时比赛规定先胜6盘者为胜,和棋不计分。当年33岁的卡尔波夫面对棋坛新人卡斯帕罗夫的挑战,毫不手软,在头27盘棋中他一口气取得5胜22 和佳绩,当时外界都看好卡尔波夫必胜无疑。然而战况急转直下,卡斯帕罗夫在之后的21盘棋内3胜18和,顽强地将双方比分拉近至3比5。在经过总计48盘对局之后,“双卡”仍不分胜负。两人之间的48局漫长“拉锯战”竟一直持续了足足5个月。出于对两人健康的考虑,国际象棋联合会不得不在胜负未分下强行中止比赛,并宣布择期重新举行对抗赛。

1985年9月,对抗赛重新开始,在漫长的拉锯战中,卡斯帕罗夫最终以5胜16和3负的战绩击败了卡尔波夫,成为新的冠军。

卡尔波夫棋风稳健,具有杰出的调动子力能力,国际棋联出现的“卡尔波夫”风格,是指通过系统稳健的方式如巨蟒缠身般绞杀对手。

卡尔波夫的对手们只有在陷入无可救药的境地后才能明白他的意图。

——米哈伊尔·鲍特维尼克

假设一盘对局有两种续弈方式:一种是通过使对局骤然复杂化的眼花缭乱的战术打击取胜,另一种是通过简单明了的局面压力进入微小优势残局取胜。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阿纳托里·卡尔波夫

皇者无双:加里·卡斯帕罗夫(Garri kasparov,1963-)

1963年,国象霸主(个人最喜爱的nx人士)卡斯帕罗夫出生于阿塞拜疆的巴库,父亲是犹太人,母亲是亚美尼亚人。童年时期他显示出惊人的国际象棋天赋,6岁进入巴库少年宫国象班,10岁即获得一级棋手,参加全苏青年国际象棋锦标赛,面对青年大师,他一局未负,被一代宗师鲍特维尼克相中,收为弟子。

1980年他获得世界少年组冠军,第二年他并列夺得苏联冠军,盯上了世界冠军的头衔。

当年的冠军争霸战规定先赢6盘者为胜,强大的卡尔波夫很快在前九局就取得了4-0的领先优势,但是卡斯帕罗夫凭借着自己的年龄优势,顽强地将比赛拖入到一系列令人精疲力竭的平局中,在连续17局平局后,卡尔波夫再胜一局,以5-0领先,但是在第32局,卡斯帕罗夫终于取得了第一场胜利,并在第47和48局连续取胜,将比分追到5-3。就在这时,国际棋联以保护两位棋手身体为名强行中止了比赛。

1985年,国际棋联重新举办了争霸赛,并将规则改为在24盘棋中先得12.5分为胜,平局则判定为卫冕者胜利。最终,卡斯帕罗夫以13-11获得胜利,并在次年以12.5-11.5再次击败卡尔波夫。1987年,卡尔波夫卷土重来,第四次与卡斯帕罗夫争霸,在最后一盘时,卡斯帕罗夫以11-12落后,在背水一战中,两人进行了长时间的绞杀,最后卡斯帕罗夫凭借在第一时限结束时获得的一兵优势最终取胜,以12-12的平局成绩卫冕成功。1990年,在两人的第五次对决中,卡斯帕罗夫以12.5-11.5取胜。年仅22岁(比上一位更NX…)的他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世界冠军——第13位世界冠军。

卡斯帕罗夫在1985年至2006年间曾23次获得世界排名第一。曾11次取得国际象棋奥斯卡奖。

他连续三次击败卡尔波夫,分别各一次击败英国的肖特和印度的阿南德,捍卫了自己的冠军头衔。

卡斯帕罗夫也是国际象棋历史上最有争议的棋手,早在1993年,他因与国际棋联产生分歧而宣布脱离国际棋联,单独成立职业国际象棋联盟,自行组织三届世界棋王争霸战,从而导致了世界棋坛两王并存的分裂现状。2002年5月,卡斯帕罗夫主动与国际棋联议和,双方达成了布拉格协议,从此与国际棋联言归于好。由于卡斯帕罗夫已经连续19年保持世界头号棋手的地位,他在国际棋坛的霸主地位无人能及。

1996年及1997年,卡斯帕罗夫曾两度与IBM开发的超级电脑深蓝(Deep Blue)进行国际象棋比赛,并胜出首次比赛,成绩是三胜二和一负;1997年,深蓝以二胜三和一负击败卡斯帕罗夫,后者于最后关键一局第19手弃子投降。棋王在会后表示:“我要声明,我的失败与科技无关,因为电脑的表现完全没有机械的惯性,我不相信有这样优越的电脑”。棋王要求重赛。但IBM拒绝,并迅速将深蓝拆卸,使卡斯帕罗夫无法报仇。

卡斯帕罗夫在1999年7月达到2851国际棋联国际等级分,该分数迄今未被打破。

1999年,微软MSN 主办了一场由卡斯帕罗夫一人对抗来自全世界75个国家超过五万名西洋棋爱好者的网络比赛。棋赛以每天下一步的速度进行,卡斯帕罗夫有一整天的时间可以构思下一步,而来自全世界的玩家则也有同样多的时间在网络上以投票的方式决定要下哪一步。比赛从该年6月21日、由卡斯帕罗夫执白棋下了 1.e4 之后开始,而在经过了四个月的漫长大战之后,于同年10月22日、卡斯帕罗夫下完了第 62 步之后,世界队伍投票决定投降,因而卡斯帕罗夫获胜。

2000年,卡斯帕罗夫在同弗拉迪米尔·克拉姆尼克的比赛中以6.5-8.5落败,从而失去了世界冠军头衔。2005年在西班牙南部利纳雷斯的一项著名赛事中,第九次赢得冠军后,宣布在职业象棋手生涯中退休。

卡斯帕罗夫从棋坛引退之后,积极参与政治,成为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的主要反对派之一。2007年4月15日,在参加反普京总统的示威游行时,遭警方逮捕,被以违反公共秩序的罪名罚款1000卢布后获释。

2002年,卡斯帕罗夫成为俄罗斯总统体育委员会成员,成为《纽约时报》的特邀国际象棋专栏作者。他爱好足球、赛艇、游泳等体育项目,有过两次婚姻,一对儿女,目前与母亲、第二任妻子和儿子住在莫斯科。

卡斯帕罗夫棋风剽悍有王者之风,意志顽强并具有极为敏锐的局面嗅觉及分析能力,甚至在局面混乱的情况下依然能以战术组合打破僵局,其开局与中局的高超造诣至今无人可敌。

卡斯帕罗夫著有《棋与人生》一书,在国内已由谢军翻译,虽不是棋书,但凝结了大师一生的智慧。

对国际象棋的理解,棋王卡斯帕罗夫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对黑白六十四格上的奥秘,他恐怕比世界上的任何人都洞悉得更深刻。

——谢军

国际象棋是我生活的核心,但不是生活的全部。我之所以感谢国际象棋,首先是因为,它有助于我更清楚地了解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

——加里·卡斯帕罗夫

稳健棋士

弗拉迪米尔·克拉姆尼克(Vladimir Kramnik,1975-)

1975年,克拉姆尼克出生于俄罗斯的图阿普谢。很小时便进入卡斯帕罗夫-鲍特维尼克国际象棋学校(俄罗斯最著名的棋校)学棋。

1991年,16岁的克拉姆尼克获得男子18岁组世界冠军。

1995年获得特蒙德大赛冠军。从1995年起,克拉姆尼克成为多特蒙德的常胜将军,连续六次获得头名(有并列)。

1997年获蒂尔堡大赛冠军。1998年获维克安泽大赛冠军。

2000年克拉姆尼克首次获得利纳雷斯大赛冠军,他还在2003年和2004年两获该赛事第一名(2003年为并列冠军)。

2000年,25岁的克拉姆尼克达到棋艺巅峰。他在伦敦举行的职业棋协世界冠军赛中以8.5比6.5战胜老师“巨无霸”卡斯帕罗夫,登上冠军宝座,成为第14位世界冠军。

2004年,克拉姆尼克在瑞士举行的职业棋协世界冠军赛上,与挑战者匈牙利棋手列科大战14局未分高下,凭借“打平即卫冕成功”的规则,继续保有世界冠军头衔。

2007年克拉姆尼克于墨西哥负于维斯瓦纳坦·阿南德失去冠军席位。

截至2012年7月,等级分2795排名世界第三的克拉姆尼克依然转战国际象棋世界赛场,为荣誉而战。

克拉姆尼克棋风稳健,技术全面,局面理解精深,是一名出色的局面型棋手。

克拉姆尼克采用了上佳的战略并成功实施。虽然克拉姆尼克不是第一个想要扳倒卡斯帕罗夫的人,却是第一个得偿所愿的人。

——维斯瓦纳坦·阿南德

你必须拥有良好的健康状况、坚强的神经系统,还必须憎恨输棋。只有这样,你才有机会成为世界冠军。

——弗拉迪米尔·克拉姆尼克

印度猛虎:维斯瓦纳坦·阿南德(Viswanathan Anand,1969-)

1969年12月11日,阿南德出生于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的小镇。不久后,他们全家迁往马德拉斯的金奈市,阿南德在那里长大。他的父亲维斯瓦纳坦·伊艾是南方铁路的退休总经理,母亲萨施拉是一名家庭主妇和象棋/电影/俱乐部迷,也是一名有影响力的社会名流。他的哥哥史瓦库玛是印度康普顿脂渣公司的一名经理,他的姐姐阿奴拉是密西根大学的一名教师。阿南德比姐姐小11岁,比哥哥小13岁。

阿南德6岁学棋,在印度棋坛的崛起非常迅速。

1983年年仅14岁的他以9/9的得分赢得全国少年国际象棋冠军赛。

1984年,15岁的阿南德成为获得国际大师头衔的最年轻的印度人。16岁时,他登上印度国际象棋冠军宝座并且又两次获得该头衔。他的棋下得快如闪电。

1987年,阿南德成为获得世界少年国际象棋冠军称号的首位的印度人。

1988年,18岁的他赢得在印度哥印拜陀市举行的沙克蒂金融国际象棋比赛,从而成为印度的第一位特级大师。他被授予卓越贡献奖。

在1993世界棋王争霸赛中,阿南德获得资格参加他的第一次候选人比赛,第一场获胜,但在四分之一赛中惜败于卡尔波夫。

1994–1995年,阿南德在国际棋联赛程中(国际棋联1996世界棋王争霸赛),积分领先的情况下,四分之一赛时不敌卡姆斯基。卡姆斯基则输给了卡尔波夫。

在1998国际棋联棋王争霸赛中,卫冕冠军卡尔波夫被国际棋联直接保送进决赛与七轮候选人淘汰赛的胜者交手。这一决定带给卡尔波夫巨大的心理和身体优势,引起了重大争议,导致后来的世界冠军弗拉基米尔·克拉姆尼克退出候选人比赛。阿南德赢得候选人比赛,在决赛中击败迈克尔·亚当斯,立刻与以逸待劳的卡尔波夫争夺棋王。尽管阿南德处于极其不利的情况,阿南德仍以3-3战平常规赛,将比赛拖至快棋赛。然而,快棋赛被卡尔波夫以2-0赢得。

2000年,经历几次闪失之后,阿南德在德黑兰举行的决赛中以3比0击败希洛夫并首次赢得国际棋联(当时由于卡斯帕罗夫与棋联闹翻,有两个棋王称号)世界国际象棋棋王称号,成为第一个获此头衔的亚洲人。

2007年9月,阿南德赢得在墨西哥城举行的本年度国际棋联棋王争霸赛,再次成为世界棋王。他以9/14分赢得这场双循环赛,领先并列第二名的弗拉基米尔·克拉姆尼克1分,世界棋王称号终于重新统一为一个,因此阿南德在墨西哥城的胜利使他成为没有任何争议的世界国际象棋棋王——第15位世界冠军。

阿南德被认为是一个谦逊善良的人,他一直努力避免政治和心理上的影响,一门心思放在棋盘上。这使得他二十年来在整个国际象棋界一直是一名深受大家喜爱的人,他思路清澈,技术全面,战术犀利,攻守兼备。水平发挥极为稳定,绝少出现失常。

今天的世界冠军,强大的印度虎王正期待着他新的挑战!

我还会下世界超快棋锦标赛。然后我会回印度休假。没有什么具体安排。不管怎样,能回到家乡总是令人高兴的。

——维斯瓦纳坦·阿南德

— 未完待续 —

文章转载仅用于非赢利性学术交流与讨论,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或修改相关内容。

转载文章,作者:dennislee77,出处: 书迷之家公众号